九秋杂咏

·
寂寞秋原寺,霜钟韵最幽。 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 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秋:指秋天。
  • 霜钟:指霜降时分的钟声。
  • :指声音的美妙。
  • 生殿角:指钟声从寺庙的角落传来。
  • 白人头:比喻时间流逝,人变老。
  • 皛皛(xiǎo):明亮的样子。
  • 萧萧:形容风声。
  • 景阳愁:指景阳冈的愁思,这里泛指忧愁。

翻译

在秋天的原野上,寺庙显得格外寂寞,霜降时的钟声韵律最为幽美。 钟声从寺庙的角落传来,数声之后,仿佛一夜之间人就变老了。 明亮的月光照在枕边,萧萧的风声充满了整个楼阁。 在这样的时节,怎能不让人再次涌起景阳冈般的忧愁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寺庙的寂寞景象,通过霜钟、月光和风声等自然元素,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一夜白人头”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迅速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