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

·
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 不恋岩泉赏,来从宫禁游。 探玄知几岁,习静更宜秋。 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 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 欲广无为化,因兹庶可求。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宗师:指在某一领域或技艺中被尊为最高权威的人。
  • 心物外:心灵超脱于物质世界之外。
  • 虚舟:比喻心境空明,无牵无挂。
  • 岩泉:山间的泉水,常用来指代隐居山林的生活。
  • 宫禁:皇宫的禁地,指皇宫。
  • 探玄:探索深奥的道理。
  • 习静:修炼静心之术。
  • 烟树:烟雾缭绕的树木。
  • 风湍:风急水流的声音。
  • 繁听览:广泛听取和阅读。
  • 无为化:指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翻译

宗师的心灵超脱于物质之外,像道一样运转着无牵无挂的虚舟。 他不贪恋山间泉水的赏玩,而是来到皇宫禁地游览。 探索深奥的道理已有多年的经验,修炼静心之术更适合在秋天进行。 烟雾缭绕的树木分辨着晨曦的颜色,风急水流的声音在夜晚流淌。 坐在朝堂上广泛听取和阅读,寻找胜景在于清幽之地。 想要推广无为而治的思想,因此这样的追求或许可以达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自由的追求,而“不恋岩泉赏,来从宫禁游”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对清幽之地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推崇和追求。

李隆基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 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