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屏渭长老

·
蒲室传心第一宗,老寻古刹寄行踪。 贯花偈就人争写,坏色衣穿自懒缝。 案上梵经皆贝叶,手中谈麈是青松。 何年惠远重开社,来听东林寺里钟。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蒲室:指寺庙。
  • 传心:指传授佛法真谛。
  • 贯花偈:佛教中的一种偈颂,常用于诵经。
  • 坏色衣:指僧侣的袈裟,因其颜色不鲜艳,故称“坏色”。
  • 梵经:指佛教经典。
  • 贝叶:古代印度用来书写佛经的树叶,这里指佛经。
  • 谈麈:指僧侣用来驱赶蚊虫的拂尘。
  • 惠远:东晋时期的高僧,曾在庐山东林寺建立白莲社,倡导净土宗。
  •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

翻译

在寺庙中传授佛法真谛,是第一重要的宗派,老人寻找古老的寺庙寄托自己的行踪。 当贯花偈颂被创作出来,人们争相抄写,而穿着的袈裟颜色朴素,自己懒得缝补。 案上摆放的佛经都是用贝叶书写的,手中用来驱赶蚊虫的拂尘是由青松制成。 不知何时惠远能重新开启白莲社,届时我将前来聆听东林寺里的钟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古刹中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蒲室传心”、“贯花偈”、“坏色衣”等佛教元素的描写,展现了僧侣的清修生活和对佛法的虔诚。诗中“案上梵经皆贝叶,手中谈麈是青松”一句,既体现了僧侣的简朴生活,又暗含了对佛法的尊重。结尾的“何年惠远重开社,来听东林寺里钟”则表达了对佛教复兴的期盼和对东林寺钟声的向往,充满了宗教情怀和历史感慨。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