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寄曾伯刚

·
红烛深窗独梦君,十年多难愧离群。 愁看青浦无来雁,吟对沧波见夕曛。 枫树几回秋外落,竹枝谁忍夜中闻。 相思况是残春雨,目尽遥天漠漠云。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ūn):日落时的余光。
  • 枫树:落叶乔木,秋季叶变红,常用于象征秋天的景象。
  • 竹枝:指竹枝词,一种古代民歌形式,此处可能指竹枝词的歌声。
  • 相思:思念之情。
  • 残春: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 遥天:遥远的天空。
  • 漠漠:形容云雾密布,模糊不清的样子。

翻译

在红烛照亮的深窗下,我独自一人梦见了你,十年间经历了无数的灾难,我感到离群索居的愧疚。 忧愁地望着青青的浦口,却没有看到归来的雁群,吟唱着面对波涛,只见夕阳的余晖。 枫树的叶子在秋风中几次落下,竹枝词的歌声在夜晚中谁忍心去听。 相思之情在残春的雨中愈发浓烈,我尽力望向遥远的天空,只见云雾密布,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暮春时节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诗中通过“红烛深窗”、“青浦无来雁”、“沧波见夕曛”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凄美的夜晚,枫树落叶和竹枝词的歌声更增添了秋意和哀愁。末句“相思况是残春雨,目尽遥天漠漠云”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和春去秋来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王恭诗歌的独特魅力。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