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夏桂洲感赐直庐诗

元臣诏处殿东庐,肃肃清宵拱帝居。 风递漏声来禁闼,月移树影上阶除。 感恩时拜金茎露,缮性閒披玉简书。 此日遭逢良不偶,创闻何啻百年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臣:指重臣、大臣。
  • 诏处:指皇帝的命令或安排。
  • 殿东庐:宫殿东侧的住所。
  • 肃肃:形容庄重、恭敬的样子。
  • 清宵:清静的夜晚。
  • 拱帝居:围绕着皇帝的居所。
  • 风递:风传递。
  • 禁闼:皇宫的门。
  • 阶除:台阶。
  • 金茎露:指皇帝赐予的珍贵礼物,比喻恩泽。
  • 缮性:修养心性。
  • 玉简书:指珍贵的书籍,这里指皇帝的赐书。
  • 遭逢:遇到。
  • 良不偶:非常难得。
  • 创闻:初次听到。
  • 何啻:何止。
  • 百年馀:超过一百年。

翻译

重臣被诏令居住在宫殿东侧的住所,庄重恭敬地守护着皇帝的居所。风传递着宫门内的漏声,月光移动着树影上台阶。感恩之时拜领皇帝赐予的珍贵礼物,修养心性时阅读皇帝赐予的珍贵书籍。今日的遭遇非常难得,初次听闻这样的恩宠何止超过百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重臣在宫中的夜晚,表达了他对皇帝恩宠的感激之情。诗中通过“风递漏声”、“月移树影”等细腻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后两句直接抒发了对皇帝赐予的珍贵礼物和书籍的感激,以及对这种难得遭遇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皇恩的深切感受和对职责的忠诚。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