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都人士俱为扫松之行儿子克弘告予曰儿不随父拜垄上三岁矣闻之怆然因述以诗
纷纷士女出郊行,处处兹晨报本情。
宦海一为乡垄隔,天涯三见岁华更。
已孤禄养惭乌鸟,未有涓埃答圣明。
稚子有言吾忍听,不堪回首泪纵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宦海:指官场。
- 乡垄:家乡的田地,这里指家乡。
- 岁华:岁月,年华。
- 禄养:指官职带来的俸禄,这里指因官职而无法回家尽孝。
- 乌鸟:指乌鸦,传说乌鸦有反哺之情,比喻孝顺。
- 涓埃:微小的水滴和尘埃,比喻微小的贡献。
- 圣明:指皇帝。
- 稚子:幼子,这里指诗人的儿子。
- 回首:回头看,这里指回忆过去。
翻译
清明时节,众多士人和女子都出门去郊外扫墓,这一天处处都表达着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我因为官职的缘故,与家乡的田地隔绝,已经三年没有回去了。 我因官职而无法回家尽孝,感到惭愧,就像乌鸦不能反哺一样,也没有做出什么贡献来报答皇帝的恩典。 我的幼子告诉我,他已经三年没有随我拜祭祖坟了,我听了非常难过,忍不住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因官职而无法回家扫墓的无奈和悲伤。诗中,“宦海一为乡垄隔”表达了诗人因官职而与家乡的隔阂,“天涯三见岁华更”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后两句通过儿子的话语,加深了诗人的愧疚和悲伤,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厚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怀念和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