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松皋太宰二首

移来巨植自高嵩,九仞重泉起蛰龙。 柱国已看充禹贡,名称应不羡秦封。 贞姿向日心偏切,香叶流云影自重。 胜地钟灵无尽已,更多材美继前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巨植(jù zhí):指高大的植物,这里指松树。 高嵩(gāo sōng):传说中的高山。 九仞(jiǔ rèn):古代长度单位,指九丈,约合27米。 蛰龙(zhé lóng):蛰,蛰伏;龙,传说中的神兽。 柱国(zhù guó):指有德行的贤臣。 充禹贡(chōng yǔ gòng):指作为贡品献给大禹。 秦封(qín fēng):指秦朝的封号。

翻译

送给松皋太宰的两首诗

从高峻的山峰移植而来,高大的松树如同九仞重的泉水涌动着蛰伏的神龙。有德行的贤臣已经看到它,它的名字应该不会羡慕秦朝的封号。挺拔的身姿朝向太阳,心思却偏向一侧,散发出的香叶在流动的云影中显得更加沉重。这片胜地钟灵永无尽头,还有更多优美的材料继续延续着前人的足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松树生长在高山之上的壮美景象,松树高大挺拔,如同蛰伏的神龙,展现出永恒的生命力和不朽的精神。诗人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永恒价值的赞美,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体氛围庄严肃穆,意境深远,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受。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