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职后感怀三首

盛世储才侈禁林,庸愚叨备药笼参。 玉堂昼暝消香篆,金阙晨趋响佩音。 健鹘抟秋云汉阔,长鲸跋浪海天深。 此生图报师前哲,独对遗编万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庸愚(yōng yú):指平庸愚昧。
  • 药笼参(yào lóng shēn):指庸俗之人。
  • 昼暝(zhòu míng):指白天和黑夜。
  • 香篆(xiāng zhuàn):指香炉和印章。
  • 金阙(jīn què):指皇宫。
  • 晨趋(chén qū):指早晨赶往。
  • 响佩(xiǎng pèi):指铿锵的佩玉声音。
  • 健鹘(jiàn hú):指健壮的鹰。
  • 抟秋云(tuán qiū yún):指飞翔在秋天的云中。
  • 汉阔(hàn kuò):指广阔的汉水。
  • 长鲸(cháng jīng):指巨大的鲸鱼。
  • 跋浪(bá làng):指冲破海浪。
  • 图报(tú bào):指报答。
  • 遗编(yí biān):指前人留下的著作。

翻译

在盛世中,储备着许多才华,却也禁锢了很多庸俗之人。在玉堂中,白天和黑夜的香炉和印章交替,皇宫的早晨传来铿锵的佩玉声音。健壮的鹰在秋天的广阔汉水中飞翔,巨大的鲸鱼冲破海浪,海天深邃。这一生要报答前人的智慧,独自面对前人留下的万古心灵之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感慨和对自身使命的思考。盛世中既有储备才华的人,也有被禁锢的庸俗之辈,反映了社会的复杂和矛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堂、金阙、健鹘、长鲸等,展现出作者对于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前人智慧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承传和对人生的思考。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