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斋:高大的书斋。
- 俯:向下看。
- 烟树:被烟雾缭绕的树木。
- 急雨破微晴:急促的雨打破了微弱的晴朗。
- 馀春:春末。
- 秋思:秋天的思绪,常指对往事的回忆或感慨。
- 荷蓑人:穿着蓑衣的人,指农夫。
- 原田:田野。
- 劳生:辛劳的生活。
- 近功:眼前的成就。
- 实务:实际的事务。
- 清议:高谈阔论,指空洞的议论。
- 穷年:整年。
- 经笥:装经书的书箱,比喻学问。
- 讲授:教授学问。
- 抚躬:自我反省。
- 自喟:自我叹息。
翻译
在高大的书斋中俯瞰远山,烟雾缭绕的树木仿佛遮蔽了大地。 急促的雨打破了微弱的晴朗,春末的时光唤起了秋天的思绪。 想起那些穿着蓑衣的农夫,各自在田野中忙碌着。 辛劳的生活虽有眼前的成就,但实际的事务并非空洞的议论。 而我整年守护着装满经书的书箱,究竟是为了什么? 教授学问确实带来乐趣,但自我反省时只能自我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高斋远望的景致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劳作生活的感慨和对学问追求的反思。诗中“急雨破微晴”一句,既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后文通过对农夫劳作和自身学问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实际劳动的尊重和对空洞学问的批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