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遗音苏武慢并序

云缕虹竿,月钩星饵,海上金鳌曾钓。蓬岛连根,昆崙无外,不比人间嵩少。返本还源,成功满行,坐待紫皇飞诏。笑令威、千岁来归,知换几番华表。 谁曾伴、阿母重游,蟠桃再结,目断西飞青鸟。林屋无扃,洞天不老,铁笛一声云杪。皎皎灵台,荧荧明镜,尘土等闲昏了。看火轮、飞出扶桑,万户千门皆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鹤遗音:比喻珍贵的遗物或遗言。
  • 苏武慢:指苏武在匈奴被囚禁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 凌云翰:元代诗人,此处指其作品。
  • 金鳌:神话中的大海龟,常用来比喻巨大的力量或地位。
  • 蓬岛:即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 昆崙: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嵩少:指嵩山和少室山,位于河南省,是中国五岳之一。
  • 返本还源:回到事物的根本和源头。
  • 紫皇:道教中的神仙。
  • 飞诏:神仙传下的命令或信息。
  • 令威:指令狐威,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作为装饰的石柱。
  • 阿母:即王母娘娘,道教中的女神。
  • 蟠桃:传说中王母娘娘的仙桃,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 青鸟:神话中的使者,常用来传递信息。
  • 林屋:指仙境中的房屋。
  •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铁笛:指仙人使用的乐器。
  • 云杪:云的尽头,比喻高远的地方。
  • 灵台:指心灵或精神。
  • 荧荧:明亮的样子。
  • 火轮:指太阳。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太阳升起的地方。

翻译

珍贵的遗物如鸣鹤之音,苏武的坚韧精神如慢歌般流传。元代诗人凌云翰描绘了这样的景象:云如细缕,虹如钓竿,月如钩,星如饵,曾在海上钓起神话中的金鳌。蓬莱仙岛与昆仑神山相连,不似人间嵩山和少室山那般平凡。回归本源,功成行满,静待紫皇神仙的飞诏。可笑的是,令狐威千年归来,华表已换了几番。

谁曾陪伴王母娘娘重游,蟠桃再次结实,却望不见西飞的青鸟。仙境中的林屋无门扉,洞天永存不老,铁笛一响,声音直达云端。心灵皎洁如明镜,却常被尘土蒙蔽。看那太阳如火轮从扶桑升起,千家万户随之苏醒。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丰富的神话元素和仙境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道教和神话词汇,如金鳌、蓬岛、昆崙、紫皇等,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仙境世界。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越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不变的仙境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