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人湛然始生之朝座客各赋诗为寿亦作四韵以期所未至不特称道而己庶几尽朋友相成之义云

脱迹豺狼外,容身鹜雁閒。 虚舟元不系,倦翼自知还。 饮水犹能乐,编茆足可跧。 莫教方寸地,空负一生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脱迹:脱离。
  • 豺狼:比喻凶恶的人或环境。
  • 容身:安身。
  • 鹜雁:野鸭和大雁,比喻隐逸的生活。
  • 虚舟:比喻心境空明,无所牵挂。
  • :本来。
  • 不系:不系缚,自由自在。
  • 倦翼:疲惫的翅膀,比喻疲倦的身心。
  • 自知还:自己知道回归。
  • 饮水:比喻简朴的生活。
  • 编茬:编茅草,指简陋的居所。
  • 足可跧:足以安身。
  • 方寸地:指心。
  • 空负:白白辜负。

翻译

脱离了豺狼般的险恶环境,安身于鹜雁般的隐逸生活。 心境如不系的虚舟,自由自在,疲倦的身心自知回归。 简朴的生活足以快乐,编茅草的简陋居所足以安身。 不要让心灵空虚,白白辜负了一生的闲适。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诗中,“脱迹豺狼外,容身鹜雁閒”描绘了诗人脱离世俗纷扰,向往自然宁静的生活状态。“虚舟元不系,倦翼自知还”则进一步以虚舟和倦翼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身心回归的愿望。最后两句“莫教方寸地,空负一生閒”则是对读者的劝诫,提醒人们要珍惜内心的宁静和闲适,不要让心灵空虚,白白辜负了美好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段克己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金末以进士贡。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