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伯长待制韵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扈从上京二首

· 柳贯
山围黑谷翠漫漫,独许词臣息马看。 跸道云开朝采正,蹛林风定雪华乾。 赋成特赐麒麟罽,宴出初擎码碯盘。 岁岁八州人望幸,钩陈旗尾认朱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伯长待制韵:次韵,即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伯长待制,指待制官伯长。
  • 修撰:官名,负责编修国史。
  • 马伯庸:人名,元代文学家。
  • 应奉:应召侍奉。
  • 扈从:随从,特指随皇帝出行。
  • 上京:元代的上都,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
  • 黑谷: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上京附近的某个山谷。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等。
  • 跸道:皇帝出行时清理的道路。
  • 蹛林: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上京附近的某个林地。
  • 雪华:雪花。
  • 麒麟罽:麒麟图案的毛织品。
  • 码碯盘:码碯,一种玉石,码碯盘即用码碯制成的盘子。
  • 八州:指全国。
  • 望幸:希望皇帝来临。
  • 钩陈:星名,也指皇帝的仪仗。
  • 旗尾:旗帜的尾部。
  • 朱竿:红色的旗杆。

翻译

山峦环绕着黑谷,翠色连绵不断,只有词臣们得以停马观赏。 皇帝的跸道云散天晴,朝霞正艳,蹛林中风停雪止,雪花已干。 赋诗完毕,特赐麒麟图案的毛织品,宴会开始,初见码碯制成的盘子。 年年岁岁,全国人民都盼望皇帝的来临,辨认着钩陈星般的仪仗,旗尾是红色的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皇帝巡幸上京的盛况,通过词臣的视角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庄严与华丽。诗中“山围黑谷翠漫漫”等句,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烘托出皇帝出行的隆重气氛。后文通过“赋成特赐麒麟罽”等细节,展示了皇帝对词臣的赏赐,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与礼仪。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词臣对皇帝的忠诚与敬仰,也反映了元代皇权的威严与文化的繁荣。

柳贯

柳贯

元婺州浦江人,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受性理之学于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学不倦。于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无所不通。大德年间,以察举为江山儒学教谕。仕至翰林待制,与黄、虞集、揭傒斯齐名,称儒林四杰。既卒,门人私谥文肃。有《柳待制文集》。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