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来仪画次韵高季迪

· 徐贲
万水更千岑,朝晴又暮阴。 猿声风出树,虎迹雪团林。 酒具游曾遍,诗材思更深。 相看画中客,不异共行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én):小而高的山。
  • 朝晴又暮阴:早上晴朗,傍晚又转阴。
  • 猿声风出树:猿猴的叫声随着风从树中传出。
  • 虎迹雪团林:老虎的足迹在雪覆盖的林中形成团状。
  • 酒具游曾遍:带着酒具游历过很多地方。
  • 诗材思更深:作诗的素材和思考更加深入。

翻译

万水千山,朝晴暮阴。 猿猴的叫声随风从树中传出,老虎的足迹在雪覆盖的林中形成团状。 带着酒具游历过许多地方,作诗的素材和思考更加深入。 看着画中的客人,感觉就像是一起行吟的伙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活动,展现了深邃的自然美和诗人的游历体验。诗中“万水更千岑”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而“朝晴又暮阴”则巧妙地表达了天气的多变。后两句通过对猿声和虎迹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感和神秘感。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画中客人的亲切感,仿佛与他们共同分享了旅途的诗意和乐趣。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