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进佥宪持其考君墓表求诗

· 宋褧
襄垣老人志不群,教子岌岌兴高门。燕山谏议有阴德,陈氏省华多子孙。 少年孤贫嗟素身,策名仕版期后昆。报施之道昭而神,蓍布爻象龟灼文。 老人种善如种树,老人视财如视土。紫衣綵衣事尊俎,恩封乡县爵第五。 七帙告终既寿考,螭首龟趺贲泉户。君不见草间无闻乱冢何足数,却是当时守钱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佥宪:古代官名,指监察御史。
  • 襄垣:地名,今山西省襄垣县。
  • 岌岌:形容非常危险或不稳定。
  • 燕山:山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 谏议:古代官名,掌管谏诤议论。
  • 阴德:指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 省华:反省自己的荣华富贵。
  • 策名:指名字被记录在官府的名册上,即做官。
  • 仕版:官吏的名册。
  • 后昆:后代子孙。
  • 报施:报答施与。
  • 蓍布爻象:用蓍草占卜,观察爻象。
  • 龟灼文:用龟甲占卜,观察灼烧后的裂纹。
  • 紫衣:古代高官的服饰。
  • 綵衣:彩色的衣服,常指华美的服饰。
  • 尊俎:古代祭祀时盛放祭品的器具。
  • 恩封:因恩宠而封赐。
  • 乡县爵第五:在乡县中被封为第五等爵位。
  • 七帙:指七十岁。
  • 寿考:长寿。
  • 螭首龟趺:古代碑刻的底座,形似龟。
  • 贲泉户:指墓门。
  • 守钱虏:指守财奴。

翻译

襄垣的老人志向不凡,教育儿子要振兴家门。燕山的谏议官有暗中做的善事,陈氏反省自己的荣华富贵,子孙众多。 少年时孤苦贫穷,感叹自己的清贫之身,但名字被记录在官府的名册上,期望后代能有所成就。报答施与的道理是明确而神奇的,用蓍草占卜,观察爻象,用龟甲占卜,观察灼烧后的裂纹。 老人种下善行就像种树一样,老人看待财富就像看待泥土一样。穿着紫衣和彩衣,侍奉在尊贵的祭祀中,因恩宠而被封赐乡县的第五等爵位。 七十岁时告别人世,长寿而终,墓碑的底座形似龟,墓门装饰华丽。你没看见那些草丛中的无名坟墓不值一提,而那些守财奴却无人知晓。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襄垣老人的高尚品质和其家族的兴旺。诗中通过对比老人的善行与守财奴的贪婪,强调了种善积德的重要性。老人教育儿子振兴家门,自己则淡泊名利,重视德行,最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诗中的占卜意象和华丽的服饰描写,增添了神秘和庄重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对老人及其家族的敬仰之情。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