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郭祥卿录判

· 宋无
燕台气概汾阳裔,赤骥腾骧彩凤飞。 吏鞅晚淹彭泽米,酒钱春典杜陵衣。 西山手板情还适,东里角巾身不归。 空有遗文落人世,朱弦声绝赏音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台:指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用以招纳天下贤士。
  • 气概:指人的态度、举止或风度。
  • 汾阳裔:指郭子仪的后代,郭子仪封汾阳郡王。
  • 赤骥:红色的骏马,比喻英俊的人才。
  • 腾骧:形容马奔腾的样子。
  • 彩凤飞:比喻才华横溢,如凤凰般高飞。
  • 吏鞅:指官吏的职责和事务。
  • 彭泽米:指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家贫无米,后以“彭泽米”指隐居生活。
  • 酒钱:买酒的钱。
  • 杜陵衣:指杜甫的衣裳,杜甫曾自称“杜陵野老”。
  • 西山手板:指隐居山林,手执竹板,表示隐士的生活。
  • 东里角巾:指隐士的服饰,角巾是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头巾。
  • 遗文:指留下的文学作品。
  • 朱弦:指琴弦,比喻音乐或文学作品。
  • 声绝:声音断绝,比喻作品无人欣赏。
  • 赏音稀:指欣赏的人很少。

翻译

你如同燕昭王黄金台上招纳的贤士,拥有郭子仪后代的气概,如赤色骏马奔腾,如彩凤高飞。你在官场的事务中晚年隐居,像陶渊明一样家贫无米,春天典当了杜甫的衣裳换取酒钱。你在西山隐居,手执竹板,心情自在,却不再回到东里,戴上隐士的角巾。你留下的文学作品在人间飘零,如琴弦断绝,知音难寻。

赏析

这首作品悼念郭祥卿,赞颂其高尚的品格和才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如“燕台气概”、“汾阳裔”、“赤骥腾骧”、“彩凤飞”等,形象地描绘了郭祥卿的英俊和才华。后半部分通过“吏鞅晚淹”、“酒钱春典”等描绘了其隐居生活的艰辛,而“西山手板”、“东里角巾”则表达了对其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最后两句“空有遗文落人世,朱弦声绝赏音稀”则抒发了对其文学作品无人欣赏的遗憾之情。

宋无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