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骚(xiāo sāo):形容风雨声。
- 卧龙:比喻隐居的贤才。
- 三顾:指三国时期刘备三次访问诸葛亮的故事,比喻对贤才的重视和求贤若渴。
- 九皋(jiǔ gāo):深远的沼泽地,比喻深远的地方或高远的志向。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也泛指朝廷。
- 湛恩(zhàn ēn):深厚的恩惠。
- 赐爵:赐予爵位,即封官。
- 近臣:亲近的臣子。
- 传敕(chuán chì):传达皇帝的诏令。
- 同袍:原指战友,这里指同僚。
- 经济:经世济民的才能。
- 山林兴: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兴趣。
翻译
我这野老农夫喜欢耕作在近郊,柴门外的风雨在夜晚萧骚作响。 卧龙之才岂需烦劳三顾,老鹤常向九皋长鸣表达高远志向。 北阙赐予我新的爵位,近臣传来敕令,旧日同袍共事。 自愧经世济民之术全无,唯有对山林隐居的兴趣最高。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反思。诗中,“卧龙”与“老鹤”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虽有才华却无意于权位的超然态度。末句“祇有山林兴最高”更是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元代士人对于个人志趣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