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十八首

青鸟来北方,徘徊朝南翔。 美人传书至,开缄烂生光。 贻我机中锦,宛转成文章。 上织比目鱼,下织双鸳鸯。 物厚意不薄,感激独彷徨。 裁为衾与禂,置在黄金床。 君子不为御,三岁闻馨香。 一心奉光惠,常恐君遗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鸟:神话传说中传递信息的鸟。
  • 徘徊: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 开缄:打开信封。
  • :赠送。
  • 机中锦:指精美的织锦。
  • 比目鱼:一种鱼类,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
  • 双鸳鸯:成对的鸳鸯,象征恩爱。
  • :被子。
  • :音dǎo,指褥子。
  • 黄金床:指华贵的床。
  • :使用。
  • 馨香:芳香,比喻美好的名声或品德。

翻译

青鸟从北方飞来,犹豫不决地朝南飞翔。 美人传来书信,打开信封,里面的内容光彩夺目。 她赠送给我精美的织锦,上面织有比目鱼和双鸳鸯,图案宛转优美。 这份礼物虽然厚重,但情意更加深厚,我感激之余独自徘徊。 我将这织锦裁制成被子和褥子,放在华贵的床上。 虽然君子不常用它,但三年来一直散发着美好的香气。 我一心奉上这份光辉的恩惠,常常担心君子会忘记。

赏析

这首诗通过青鸟传书、美人赠锦的情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与感激。诗中“青鸟”象征着信息的传递,而“机中锦”则代表了美人的深情厚意。诗人将这份礼物珍视如宝,不仅因为其物质价值,更因为其中蕴含的情感。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这份情感的珍视与担忧,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情感会被遗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追求。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