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秉衡谪赣榆

嗟君万里复南迁,此别江湖倍黯然。 日落尘沙行海上,春生霜雪到天边。 中流得瓠常相保,九折回车且自全。 世路风漨各飘转,不知携手是何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ē):叹息。
  • (zhé):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 赣榆:地名,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
  • 黯然:形容心情沮丧、情绪低落的样子。
  • 中流:江河中央的水流。
  • 得瓠(hù):得到瓠瓜,比喻得到可以依靠的人或物。
  • 九折回车:比喻经历多次曲折后返回原处,这里指经历多次挫折后保全自己。
  • 风漨(fēng fú):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劳顿。

翻译

叹息你又要南迁到遥远的赣榆,这次离别让我们的心情倍感沉重。 太阳西沉,尘沙飞扬,你将在海上行走;春天到来,霜雪消融,直到天边。 在江河中央,若能得到可以依靠的人或物,就能常常保持安全;经历多次挫折后,也要努力保全自己。 人生的道路充满风尘,各自飘转不定,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次携手同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秉衡被贬谪的深切同情和不舍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日落、尘沙、春生、霜雪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氛围,凸显了友人南迁之路的艰辛和诗人内心的沉重。后两句则以江河中央得瓠、九折回车为喻,既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