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伯温参政九日南园宴集诗二首

范相南园五百秋,重来访古转多愁。 啼乌树老台空在,饮马池荒水不流。 芹泮好从多士乐,桂丛谁赋小山幽。 诸公高会诗如锦,授简安能接胜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范相:指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南园:范仲淹的园林,位于苏州。
  • 五百秋:指五百年,这里用来形容时间久远。
  • 啼乌树老:乌鸦在老树上啼叫,形容景象凄凉。
  • 台空在:台基空空地立在那里,表示曾经繁华的场所现已荒废。
  • 饮马池荒:供马饮水的池塘荒废了。
  • 水不流:形容池水停滞,不再流动。
  • 芹泮:古代学宫前的水池,这里指学宫。
  • 好从多士乐:喜欢与众多士人一起欢乐。
  • 桂丛:桂花丛,这里指美好的环境。
  • 小山幽:小山中的幽静之处。
  • 授简:指授予诗简,即写诗的邀请。
  • 接胜游:继续美好的游历。

翻译

范仲淹的南园已经历了五百年的沧桑,再次来到这里探访古迹,心中却充满了忧愁。老树上乌鸦的啼叫,空荡荡的台基,荒废的饮马池,池水不再流动,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在学宫前的水池边,我愿意与众多士人共享欢乐,而在桂花丛中,又有谁能赋诗描绘这小山的幽静呢?诸位高雅的聚会,诗篇如锦,但我却难以继续这美好的游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范仲淹南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南园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相对照,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化交流和诗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无法继续这种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感慨。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