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仙

· 王哲
遭遇中秋,近初更气爽,风定云散。虚空露降,阐万里晴天,显青玉案。举头瞻海岸,涌出金盘烂烂。不特门门焕。人人共喜,贫富总争看。谁能晓悟清辉,这银蟾里面,深隐阳算。 星稀宿罕。使鹊为飞去,与离为伴。一轮圆又满。正当午、恰分子半。放光明灿。庵前召我冲霄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空:天空。
  • 青玉案:指天空中的景象,比喻天空如青玉般清澈。
  • 金盘烂烂:形容月亮明亮如金盘,光辉灿烂。
  • 门门:家家户户。
  • 银蟾:指月亮,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 阳算:阳光的计算,这里指月亮反射的阳光。
  • 宿罕:星宿稀少。
  • :喜鹊,这里指传说中的鹊桥。
  • :指传说中的离宫,与鹊桥相对。
  • 分子半:指时间,正午时分。
  • 庵前:寺庙前。
  • 冲霄汉:冲向天空,形容志向高远。

翻译

在中秋之夜,接近初更时分,风停云散,天空清爽。天空中的露水凝结,展现出万里晴空,如同青玉般清澈的案几。抬头望向海岸,一轮明亮的月亮如金盘般灿烂升起。不仅家家户户都闪耀着光辉,无论贫富,人们都在争相观看。谁能真正理解这清辉的含义,这银色的月亮里面,隐藏着阳光的计算。

星宿稀少,喜鹊飞去,与离宫为伴。一轮圆月又满,正值正午,恰好是子时的一半。放出明亮的光辉。在寺庙前召唤我,冲向高远的天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夜的宁静与美丽,通过“虚空露降”、“青玉案”、“金盘烂烂”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月光的清澈与灿烂。诗中“门门焕”、“人人共喜”描绘了人们共赏月光的喜悦场景,而“银蟾里面,深隐阳算”则寓意月亮的神秘与深远。结尾的“庵前召我冲霄汉”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中秋夜的祥和与诗意。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