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寄:写信给。
- 崔宗文:人名,收信人。
- 元:元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 成廷圭:诗人,作者。
- 白发无家七十翁:指年老无依的老人。
- 竹节:比喻行走的拐杖。
- 避地:逃避战乱或不安定的地方。
- 吴下:指吴地,今江苏一带。
- 剡中:指剡县,今浙江嵊州一带,以山水秀丽著称。
- 台阁: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 故人:老朋友。
- 江湖狂客:指游荡江湖的自由人士。
- 酒船空:指无人共饮,酒船空荡。
- 老怀:老年人的心情。
- 平生意:一生中的志向和愿望。
- 清话:清谈,指高雅的交谈。
- 一夕同:一夜之间共同。
翻译
我这个白发苍苍、无家可归的七十岁老人,手中拄着一根竹杖,仍在东西奔波。若不是为了逃避战乱来到吴地,我正喜欢欣赏剡中的山水美景。朝廷中的老朋友们书信稀少,江湖中的自由朋友们也无人共饮,酒船空荡。老年人的心情充满了无限的生平志向和愿望,何时能有一夜之间与你共同清谈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成廷圭晚年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诗中,“白发无家七十翁”描绘了诗人年迈无依的形象,而“竹节尚西东”则暗示了他仍在四处奔波的生活状态。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台阁故人”和“江湖狂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交往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结尾的“老怀无限平生意,清话何时一夕同”更是深情地表达了对与友人共叙旧情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和对友情的珍视。
成廷圭的其他作品
- 《 题张天民移居图 》 —— [ 元 ] 成廷圭
- 《 春夜 》 —— [ 元 ] 成廷圭
- 《 半山歌为馀干周隐君作隐君早岁江湖中有半山行藁三十年晚归冠山终老焉 》 —— [ 元 ] 成廷圭
- 《 吾欲卜居海上未有定止先作诗寄紫步刘子彬 》 —— [ 元 ] 成廷圭
- 《 题玉岩上人溪山野趣图 》 —— [ 元 ] 成廷圭
- 《 裴氏二节妇之诗为屯田房千户作 》 —— [ 元 ] 成廷圭
- 《 和周子通助教同张元祯倡和诗卷子 》 —— [ 元 ] 成廷圭
- 《 寄申屠子迪佥宪 》 —— [ 元 ] 成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