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七首

种竹依远林,风急杪不折。 同根有荣枯,枯枝先断截。 茫茫天壤间,小大各纠结。 惟人具知识,兄弟况同血。 一居卿相位,仆妾借馀热。 升沈各为谋,滴水不通泄。 人生骨肉亲,富贵犹一吷。 丈夫属有思,莫笑袁刘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iǎo):树梢。
  • 纠结:缠绕在一起。
  • 具知识:拥有智慧和知识。
  • 仆妾:仆人和妾室,这里指依附于权贵的人。
  • 馀热:剩余的热量,比喻权势的残余影响。
  • 升沈:升迁和沉沦,指人生的起伏变化。
  • (xuè):微小的声音。
  • 属有思:有所思考。
  • 袁刘:指袁绍和刘备,这里泛指有远大志向的人。

翻译

在远处的林边种下竹子,即使风急,树梢也不会折断。同根生长的竹子有的茂盛有的枯萎,枯萎的枝条首先被截断。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无论大小,事物都缠绕在一起。人类拥有智慧和知识,而兄弟更是血脉相连。一旦有人位居卿相,仆人和妾室也能借到权势的余热。人生的起伏变化各自为谋,点滴之间难以相通。人生中的骨肉亲情,在富贵面前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声音。有志之士有所思考,不要嘲笑那些有远大志向的人,如袁绍和刘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种竹的比喻,探讨了人生中的亲情、权势和志向。诗中,“种竹依远林,风急杪不折”描绘了竹子的坚韧,暗示了人生的坚持与不易。而“同根有荣枯,枯枝先断截”则反映了同源不同命的现实,强调了人生中的不平等和无常。后文通过对权势、亲情和志向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人方一夔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