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感兴二十五首

黄鹄浴海水,一举凌紫埃。 长风九万里,正值天门开。 不知食何食,云路方徘徊。 嗟我鸿雁侣,避寒声悲哀。 失身堕泥滓,腹背日摧颓。 城东极恶少,挟弹巧相猜。 稻粱未足溉,云雨何时来。 不希附脩翮,有分终蒿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鹄(hú):古代传说中的大鸟,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 浴海:在海中沐浴,比喻经历磨难。
  • 紫埃(zǐ āi):紫色的尘埃,指高空。
  • 长风:强劲的风。
  • 天门:天宫的门,比喻极高的境界或机遇。
  • 云路:云中的道路,比喻高远的旅程或境界。
  • 鸿雁侣: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 泥滓(ní zǐ):泥泞和渣滓,比喻低下的环境或境遇。
  • 摧颓(cuī tuí):毁坏,衰败。
  • 恶少:品行恶劣的年轻人。
  • 挟弹:携带弹弓。
  • 稻粱:稻米和谷子,比喻生活的基本需求。
  • 脩翮(xiū hé):修长的羽毛,比喻高贵的身份或才能。
  • 蒿莱(hāo lái):野草,比喻平凡的生活或境遇。

翻译

黄鹄在海中沐浴,一飞冲天凌驾于紫色的尘埃之上。乘着九万里的长风,正值天门大开之时。不知它以何为食,在云路中徘徊。可叹我们这些鸿雁般的朋友,为了避寒而发出悲哀的鸣声。失去了高飞的身躯,坠入泥泞之中,腹背日渐衰败。城东的那些恶劣少年,带着弹弓巧妙地相互猜疑。稻粱之食尚未充足,云雨何时能来滋润?不奢望能附着在高贵的羽翼上,各人有各自的命运,终将归于平凡的蒿莱之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黄鹄与鸿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与现实困境的感慨。黄鹄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而鸿雁则代表着现实中的困境与悲哀。诗中“长风九万里,正值天门开”描绘了理想的壮阔与机遇,而“失身堕泥滓,腹背日摧颓”则反映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最后,诗人以“不希附脩翮,有分终蒿莱”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与对平凡生活的坦然。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