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 题阙
笳鼓秋风,旌旗落日,使君威震雄边。羡指麾貔虎,斗印腰悬。尽道多多益办,仗玉节、亳邑新迁。江淮地、三军耀武,万灶屯田。
戎轩。几回□□,□画戟门庭,珠履宝筵。惯雅歌堂上,起舞樽前。况是称觞令节,望醉乡、有酒如川。明年看,平吴事了,图像凌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笳鼓:古代军乐器,笳即胡笳,鼓即战鼓。
- 旌旗:古代军旗,用以指挥或装饰。
- 使君:古代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 貔虎: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 斗印:古代官员的印章,此处指官员的权威。
- 玉节:古代使者所持的玉制符节,代表皇帝的权威。
- 亳邑:古代地名,今安徽省亳州市。
- 江淮地:指长江与淮河流域的地区。
- 三军:古代指步兵、骑兵、车兵,泛指军队。
- 万灶:形容军队众多,灶即炊事用具,每灶代表一户或一队。
- 戎轩:古代战车。
- 画戟:古代兵器,戟上绘有图案,常用于仪仗。
- 珠履:缀有珍珠的鞋,形容富贵。
- 宝筵:盛大的宴席。
- 雅歌:古代指高雅的歌曲。
- 起舞:跳舞。
- 称觞:举杯祝酒。
- 令节:佳节,重要的节日。
- 醉乡:醉后的境界,比喻酒宴。
- 平吴:平定吴地,指征服或统一吴地。
- 图像凌烟:指功臣的画像被悬挂在凌烟阁,象征功勋卓著。
翻译
秋风中笳鼓声声,落日下旌旗飘扬,使君的威名震慑边疆。令人羡慕的是,他指挥着勇猛的军队,腰间挂着象征权威的斗印。人们都说他办事越多越能干,依靠皇帝的玉节,新近迁至亳邑。在江淮这片土地上,三军展示武力,万灶象征着军队的众多。
战车几经征战,装饰着画戟的门庭,珠履宝筵中,常在堂上唱着高雅的歌曲,在樽前起舞。何况正值举杯祝酒的佳节,希望酒宴上酒如江河。明年看,平定吴地的事情完成后,他的画像将被悬挂在凌烟阁,象征着他的功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使君在边疆的威武形象,通过秋风笳鼓、落日旌旗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氛围和使君的权威。诗中“指麾貔虎,斗印腰悬”等句,生动地表现了使君的英勇和权威。后文则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展现了使君的富贵和欢乐,以及对未来功成名就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战争的壮烈,也表达了和平时期的欢乐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