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咏怀

老作衡门士,长思栗里翁。 鬓添今日白,颜减向时红。 满地蒺藜雨,一天鸿雁风。 伤心看江水,日夜只流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门士:指隐居不仕的人。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栗里翁:指隐居山林的老人。栗里,山名,这里泛指山林。
  • :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 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远方的亲友。

翻译

年老时成为隐居的士人,常常思念山林中的老者。 两鬓增添了如今的白发,面容比往昔更加苍白。 满地是雨后的蒺藜,天空中吹着鸿雁南飞的风。 看着江水,心中充满悲伤,它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衡门士”和“栗里翁”象征着诗人渴望的宁静生活,而“鬓添今日白,颜减向时红”则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往昔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朱希晦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