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上人茅斋

· 杜甫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拼音

注释

梦青丝:一作「蔓青丝」。 天棘:天门冬,蔓高丈馀,其葉如丝。《通志》:「柳一名天棘,则非蔓矣。」杨伦笺注引《学林新编》:「『天棘蔓青丝』,盖天门冬,亦名天棘。其苗蔓生,好缠竹木上,葉细如青丝,寺院庭槛中多植之可观。」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巳公:指巳上人,即诗中的主人。
  • 茅斋:茅草搭建的书斋或居所。
  • (diàn):竹席。
  • 天棘:天门冬,一种植物。
  • 梦青丝:形容天棘的藤蔓如梦中的青丝。
  • (tiǎn):谦辞,表示自己不配或不够格。
  • 许询: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此处杜甫自比。
  • 支遁:东晋时期的佛教高僧,此处指高深的言辞或思想。

翻译

在巳公的茅屋下,我可以创作新的诗篇。 枕着竹席进入林间的幽静,茶和瓜果让客人留连忘返。 江边的莲花摇曳如白色的羽扇,天棘的藤蔓如梦中的青丝般缠绕。 我空有许询那样的才名,却难以回应支遁那样深奥的言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巳上人的茅斋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枕簟入林僻”一句,既表现了环境的幽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谦,以及对高深学问的敬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深沉与内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