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浙东周判官

久闻从事沧江外,谁谓无官已白头。 来备戎装嘶数骑,去持丹诏入孤舟。 蝉鸣远驿残阳树,鹭起湖田片雨秋。 到日重陪丞相宴,镜湖新月在城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从事:指担任官职。
  • 沧江:指江河,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 戎装:军装。
  • 丹诏:红色的诏书,指皇帝的命令或任命书。
  • 孤舟:单独的一只船。
  • 远驿:遥远的驿站。
  • 湖田:湖边的田地。
  • 片雨:零星的小雨。
  • 丞相: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总理。
  • 镜湖:湖名,这里指湖面平静如镜。

翻译

听说你长期在江河之外任职,谁曾想你虽无官职却已白发苍苍。 你来时身着军装,骑着数匹马嘶鸣,离去时手持皇帝的红色诏书,乘着孤舟。 蝉在遥远的驿站旁的残阳树上鸣叫,鹭鸟在湖边的田地上随着秋日的零星小雨飞起。 等你到达时,我们将一起参加丞相的宴会,那时镜湖上的新月将挂在城楼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周判官的形象及其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对周判官的敬意和对其旅途的祝愿。诗中通过“沧江外”、“戎装”、“丹诏”等词语,展现了周判官的边疆任职经历和皇帝的重视。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蝉鸣远驿”、“鹭起湖田”,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最后一句预想了重逢的场景,以“镜湖新月”作为背景,寓意着美好的未来和重逢的喜悦。

朱庆馀

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