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食日

· 杜甫
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 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 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 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消渴:指糖尿病,古代称为消渴病。
  • 江汉:长江和汉水,这里指杜甫当时所在的地方。
  • 羁栖:羁旅他乡,停留在外。
  • 甲兵:指战争。
  • 熟食:指清明节,古代清明节有吃熟食的习俗。
  • 邛山:山名,在今四川省邛崃市。
  • 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
  • 汝曹:你们,指杜甫的子孙。
  • 纵横:形容泪水横流的样子。

翻译

我因病消瘦,游荡在江汉之间,身处战乱之中,羁留他乡。 几年过去了,又到了清明节,我远离家乡,感觉清明节的气息逼近。 松柏树在邛山路上显得格外苍翠,风中的花瓣在白帝城飘扬。 你们这些子孙啊,催促我老去,回首往事,我不禁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战乱中流离失所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描绘了诗人因病消瘦,身处战乱之中的艰难境遇。“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则通过清明节的习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后两句“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以景寓情,通过邛山和白帝城的景色,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最后两句“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与悲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之美。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