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除:亭阶。
- 藓色:苔藓的颜色。
- 道心:指修道之心。
- 安逸:安闲舒适。
- 寂寥:寂静空旷。
- 扣门:敲门。
- 栖禅客:指隐居修禅的人。
- 洒酒:斟酒。
- 采药翁:采药的老人,常指隐士或修道者。
- 菱芡:两种水生植物,菱角和芡实。
- 蕙兰: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
- 名宦:名声和官职。
- 拘束:限制,不自由。
- 脱屣:比喻看得很轻,无所顾恋,犹如脱掉鞋子。
翻译
竹林的荫蔽下,亭阶上苔藓的颜色显得格外浓重,修道的心在这安闲舒适、寂静空旷的环境中得以安定。敲门时偶尔会有隐居修禅的客人来访,斟酒时常常会招来采药的老人。江边近处,雨声中菱角和芡实的声音听起来格外悦耳,小径上飘来的蕙兰香气让人特别喜爱。我虽然名声在外,官职在身,却仍感到束缚,无法像脱掉鞋子那样轻松,这种心情与胡参卿秀才的幽居生活无法相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胡参卿秀才幽居的宁静与安逸,通过竹荫、藓色、道心等意象,展现了修道者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中“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幽居生活中的交往与乐趣。而“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的美妙,来衬托幽居生活的恬淡与高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宦束缚的无奈,以及对幽居生活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