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兴:抒发情感,排遣情绪。
- 丰年:丰收的年份。
- 孰云:谁说。
- 甘泽:指及时的雨水。
- 禾黍:泛指庄稼。
- 衡门士:指隐居不仕的人。
- 枯槁:形容憔悴,这里比喻生活困顿。
- 鹿皮翁:指隐士,典出《列子·黄帝》,鹿皮翁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以鹿皮为衣。
-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巧,指超脱世俗的心态。
翻译
丰收的年份谁说会来得晚,及时的雨水不在于早。 耕田时秋雨充足,庄稼已经茂盛到遮蔽了道路。 春天的苗在九月交织,颜色和太阳一样老去。 劝告你这隐居的人,不要悲伤,不要自怨自艾。 时机到来时展现你的才能,无论先后,没有丑陋和美好之分。 只是惊讶于那位鹿皮翁,忘却世俗的机巧,面对芳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抒发情感的作品,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和对时机的期待。诗中“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而“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则是对隐士的劝慰,希望他们不要因暂时的困顿而失去信心。最后提到“鹿皮翁”,以隐士的形象来象征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忘却机巧、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追求。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