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剑

· 杜甫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 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 虎气必腾趠,龙身宁久藏。 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蕃剑:指来自边远地区的剑。
  • 僻远:偏僻遥远的地方。
  • 珠玉装:用珠宝和玉石装饰。
  • 奇怪:奇异,不寻常。
  • 腾趠(chāo):腾跃,跳跃。
  • 风尘:比喻战乱或旅途的艰辛。
  • 明王:贤明的君王。

翻译

这把剑来自偏僻遥远的地方,并非用珠宝和玉石装饰。 为何它如此奇特,每夜都吐露出耀眼的光芒。 虎气必然腾跃,龙身怎能长久隐藏。 在战乱和旅途的艰辛中,我持此剑奉献给贤明的君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把来自边远地区的剑,表达了诗人对这把剑的赞美和对明君的忠诚。诗中,“每夜吐光芒”形容剑的不凡,而“虎气必腾趠,龙身宁久藏”则进一步以虎气和龙身比喻剑的威力和不凡之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动荡时期,愿意将这把剑献给贤明的君王,以示忠诚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诗歌的雄浑与深沉。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