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州观元戎出师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
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
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
金铙肃天外,玉帐静霜中。
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
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
枪垒依沙迥,辕门压塞雄。
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泾州:古地名,今甘肃省泾川县一带。
- 元戎:主将,主帅。
-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嘶声。
- 笳:古代一种管乐器,多用于军中。
- 纛(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 遮虏:指遮蔽敌人的视线。
- 烧羌:指焚烧羌族的草地,以示威慑。
- 金铙(náo):古代军中用以止鼓退军的乐器。
- 玉帐:主帅所居的帐幕,取如玉之坚的意思。
- 朔野:北方的荒野。
- 河源:黄河的源头。
- 卫青:西汉名将,多次击败匈奴。
- 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著称。
- 枪垒:用枪矛等兵器构筑的防御工事。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
-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窦宪大破匈奴后,曾在此刻石记功。
翻译
寒日下,征西的将领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马队,风声中夹杂着马嘶声。 笳声在雪覆盖的楼台上回荡,大旗在风中飘扬。 黄云遮断了敌人的视线,白草被焚烧,羌族的威胁暂时消退。 金铙的声音在天外响起,玉帐在霜中静静矗立。 北方的长城已经封闭,黄河的源头旧路再次畅通。 卫青的军队虽然老去,魏绛的和戎之功又何在? 枪垒依傍着沙地,辕门压倒着塞外的雄风。 若能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我愿追随将军,征战万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日下征西将士出师的壮丽画面,通过“萧萧万马丛”、“吹笳覆楼雪”等生动描绘,展现了军队的威武气势。诗中“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等句,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将士们的英勇。结尾的“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则抒发了诗人对功名的向往和对将军的忠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边塞诗特有的豪迈与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