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等闲:平常,无特殊原因。
- 三伏:夏季最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 高丘:高高的山丘。
- 残暑:夏末的余热。
- 炎于火:比火还要热。
- 林风:树林间吹来的风。
- 爽带秋:带来秋天的凉爽感觉。
- 声名:名声,名誉。
- 要出:需要显露。
- 吟咏:诗歌创作和朗诵。
- 自许:自我期许。
- 红尘:尘世,人间繁华。
- 云溪:云雾缭绕的山溪。
- 漱流:在溪流中洗涤,比喻隐居生活。
翻译
在平常的三伏天过后,我独自躺在这高高的山丘上。 夏末的余热如同火焰般炙热,但树林间吹来的风却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我的名声并不需要显露,吟诗作对也足以让我满足。 我自期许在繁华世界之外,喜欢在云雾缭绕的山溪中洗涤心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山甫在三伏天过后,独自在高丘上的感受。诗中,“残暑炎于火”形象地表达了夏末的酷热,而“林风爽带秋”则巧妙地引入了秋风的凉爽,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李山甫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西山诗 》 —— [ 元 ] 陈旅
- 《 长夏闭关散发高卧吟诵之暇时或焚香鼓琴殊有羲皇之适信笔六首 》 —— [ 明 ] 胡应麟
- 《 长夏竹中 其一 》 —— [ 元 ] 陈普
- 《 痔不可车旬日乃造于东园春葩向残夏英欲起慨焉动于老怀再赋绝句十首 》 —— [ 明 ] 李梦阳
- 《 新雁过妆楼·丁巳六月薄游沪上,梦坡招饮春宵楼,听小鬟歌惨睹一曲,感赋。用君特韵 》 —— [ 清 ] 李岳瑞
- 《 六月初雨中渡西湖因至道人庵烧佛香略憩灵隐与乡僧同啜茶乘晚以归 》 —— [ 宋 ] 员兴宗
- 《 嘉泰改元季夏中浣经从武仙尉仙袁君摄县事载酒相劳苦敬赋小诗呈似 》 —— [ 宋 ] 曾丰
- 《 至正己亥六月游壶山宿真净岩访忠门西江陈公江亭 》 —— [ 元 ] 卢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