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

等闲三伏后,独卧此高丘。 残暑炎于火,林风爽带秋。 声名何要出,吟咏亦堪休。 自许红尘外,云溪好漱流。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等闲:平常,无特殊原因。
  • 三伏:夏季最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 高丘:高高的山丘。
  • 残暑:夏末的余热。
  • 炎于火:比火还要热。
  • 林风:树林间吹来的风。
  • 爽带秋:带来秋天的凉爽感觉。
  • 声名:名声,名誉。
  • 要出:需要显露。
  • 吟咏:诗歌创作和朗诵。
  • 自许:自我期许。
  • 红尘:尘世,人间繁华。
  • 云溪:云雾缭绕的山溪。
  • 漱流:在溪流中洗涤,比喻隐居生活。

翻译

在平常的三伏天过后,我独自躺在这高高的山丘上。 夏末的余热如同火焰般炙热,但树林间吹来的风却带来了秋天的凉爽。 我的名声并不需要显露,吟诗作对也足以让我满足。 我自期许在繁华世界之外,喜欢在云雾缭绕的山溪中洗涤心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山甫在三伏天过后,独自在高丘上的感受。诗中,“残暑炎于火”形象地表达了夏末的酷热,而“林风爽带秋”则巧妙地引入了秋风的凉爽,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李山甫

唐人。懿宗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后流寓河朔间,依魏博幕府为从事,不得众情。文章雄健,名著一方。有集。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