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鶢鶋至鲁门,不识钟鼓飨。
孔翠望赤霄,愁思雕笼养。
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
地崇士大夫,况乃气精爽。
天然生知姿,学立游夏上。
神农极阙漏,黄石愧师长。
药纂西极名,兵流指诸掌。
贯穿无遗恨,荟蕞何技痒。
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
子云窥未遍,方朔谐太枉。
神翰顾不一,体变钟兼两。
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
昔献书画图,新诗亦俱往。
沧洲动玉陛,宣鹤误一响。
三绝自御题,四方尤所仰。
嗜酒益疏放,弹琴视天壤。
形骸实土木,亲近唯几杖。
未曾寄官曹,突兀倚书幌。
晚就芸香阁,胡尘昏坱莽。
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
老蒙台州掾,泛泛浙江桨。
覆穿四明雪,饥拾楢溪橡。
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
天长眺东南,秋色馀魍魉。
别离惨至今,斑白徒怀曩。
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
剧谈王侯门,野税林下鞅。
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词场竟疏阔,平昔滥吹奖。
百年见存殁,牢落吾安放。
萧条阮咸在,出处同世网。
他日访江楼,含悽述飘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鶢鶋(yuán jū):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比喻贤士不被人知。
- 孔翠:孔雀,比喻才华横溢的人。
- 赤霄:高空,比喻高远的理想或地位。
- 荥阳:地名,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
- 游夏:指游学和夏学,古代的两种学问。
- 神农:古代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 黄石:指黄石公,古代传说中的道家仙人。
- 荟蕞(huì zuì):聚集,荟萃。
- 圭臬(guī niè):古代测日影定历法的仪器,比喻标准或法则。
- 虫篆:古代的一种书体,比喻书法艺术。
- 方朔:指东方朔,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滑稽家。
- 体变钟兼两:指钟繇的书法,兼有楷书和隶书的特点。
- 沧洲:指隐居的地方。
- 玉陛:宫殿的台阶,比喻朝廷。
- 宣鹤:传说中的仙鹤,比喻高洁之士。
- 三绝:指诗、书、画三方面的绝技。
- 疏放:放纵不羁。
- 芸香阁:指藏书的地方。
- 坱莽(yǎng mǎng):尘土飞扬的样子。
- 台州掾(yuàn):台州的地方官。
- 四明:山名,在今浙江省宁波市。
- 楢溪:地名,在今浙江省。
- 紫芝歌:古代隐士的歌谣。
- 杏坛:指孔子讲学的地方。
- 魍魉(wǎng liǎng):传说中的山林妖怪。
- 斑白:头发花白,指年老。
- 秦山:山名,在今陕西省。
- 野税:在野外征收的税。
- 林下鞅(yāng):指在林中放马。
- 操纸:指写字。
- 时物:时事。
- 疏阔:疏远,不亲近。
- 滥吹奖:过度夸奖。
- 存殁:生存和死亡。
- 牢落:孤独无依。
- 阮咸:晋代文学家阮籍的侄子,也是一位文学家。
- 出处:指出仕和隐居。
- 含悽:含着悲伤。
翻译
像鶢鶋这样的贤士到了鲁门,却不知道钟鼓的飨宴。孔雀望着高远的赤霄,却在雕笼中养着,忧愁思绪。荥阳的儒士众多,早有名公的赏识。地位崇高,士大夫众多,何况还有精气神爽的人。天生就有知性的姿态,学识超越了游学和夏学。神农补足了阙漏,黄石公也愧为师长。药纂编写了西极的名著,兵法流传如指掌之间。贯穿无遗恨,荟萃了各种技艺,令人技痒。圭臬星经深奥,虫篆丹青广泛。子云的学问未遍及,方朔的谐谑太过枉费。神翰顾盼不一,体变钟繇兼有两家之长。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上。昔日献上书画图,新诗也一同前往。隐居之地动摇了玉陛,宣鹤误响一声。三绝自御题,四方尤其仰慕。嗜酒更加疏放,弹琴视天壤之别。形骸实如土木,亲近唯有几杖。未曾寄官曹,突兀倚书幌。晚年就职于芸香阁,胡尘昏坱莽。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老来蒙台州掾,泛泛浙江桨。覆穿四明雪,饥拾楢溪橡。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天长眺东南,秋色余魍魉。别离惨至今,斑白徒怀曩。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剧谈王侯门,野税林下鞅。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词场竟疏阔,平昔滥吹奖。百年见存殁,牢落吾安放。萧条阮咸在,出处同世网。他日访江楼,含悽述飘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司空王公思礼的赞颂和怀念。诗中,杜甫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描绘了王公思礼的才华横溢和卓越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敬仰和不舍之情。诗中“鶢鶋至鲁门”、“孔翠望赤霄”等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王公的高洁志向和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后文通过对王公晚年境遇的描写,抒发了对其遭遇的同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厚功力和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