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拂子

· 杜甫
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 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蝇。 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 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 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 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徵。 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棕拂(zōng fú):棕榈叶制成的拂尘。
  • 薄陋(bó lòu):简陋,不精致。
  • 效能(xiào néng):功效,作用。
  • 白羽:指羽毛扇,常用于扇风或驱赶苍蝇。
  • 荧荧(yíng yíng):形容光亮闪烁。
  • 金错刀:一种装饰华丽的刀具。
  • 擢擢(zhuó zhuó):形容挺拔,此处指朱丝绳挺直。
  • 朱丝蝇:红色的丝线系着的苍蝇,比喻小巧精致。
  • 顾盼(gù pàn):左顾右盼,形容关注或欣赏。
  • 炎蒸(yán zhēng):酷热,如蒸笼般的热气。
  • 咂肤(zā fū):形容苍蝇叮咬皮肤。
  • 服膺(fú yīng):衷心信服。
  • (zhēng):征召,此处指重视。
  • (quē):缺少。
  • 缄藤(jiān téng):封口的藤条,此处指保存。

翻译

棕榈叶制成的拂尘虽然简陋,却不知它有多么有效。 它虽不能替代白羽扇,却足以驱赶苍蝇。 金错刀闪烁着光芒,朱丝蝇显得精致小巧。 不仅颜色好看,也因它的精致而受人欣赏。 我年老体弱,家中贫困,卧在酷热之中。 苍蝇叮咬使我疲于扑打,幸好有你这棕拂尘让我衷心信服。 世间微小之物常被抛弃,但它的意义又有谁愿意重视呢? 三年来每到清秋,我都不敢缺少这保存着的棕拂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写棕拂尘的实用价值和在贫困生活中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平凡物品的珍视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受。诗中,杜甫以朴素的语言赞美了棕拂尘的效能,尽管它简陋,却在炎热的夏日为作者提供了必要的帮助。通过对比金错刀和朱丝蝇的华丽与棕拂尘的朴素,诗人强调了实用与美观之间的平衡。最后,诗人对棕拂尘的珍视,反映了他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感激和对物质价值的深刻理解。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