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深

· 杜甫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 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 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朱泪:指杨朱因歧路而泣,比喻因人生选择或境遇变迁而感到的悲伤。
  • 楚客魂:指楚国游子的魂魄,这里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

翻译

花朵和叶子的命运随天意而定,江流与溪水共同依傍着石根。 早晨的霞光随着万物的影子移动,寒冷的水面各自映照着痕迹。 容易落下像杨朱那样的悲伤之泪,却难以招回楚国游子的魂魄。 风涛在傍晚时分显得不稳定,停下船来,不知在谁家的门前过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冬时节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漂泊无依的感慨。诗中“花叶随天意”和“江溪共石根”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命运的不可抗拒,而“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则进一步以景寓情,暗示了人生的变幻莫测和个体的孤独。后两句“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选择和离乡背井的深切感受。最后,“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则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安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沉与韵味。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