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州李判官

· 杜甫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犬戎:古代对西北边疆民族的泛称,这里指外族入侵者。
  • :血腥味,比喻战争的残酷。
  • 四海:指整个中国。
  • 回首:回头看,这里指回忆过去。
  • 茫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血战:激烈的战斗。
  • 乾坤:天地,这里指世界。
  • 氛迷:气氛迷蒙,指战乱造成的混乱状态。
  • 日月黄:日月昏暗,比喻国家动荡不安。
  • 将军:指李判官。
  • 专策略:专门制定战略。
  • 幕府:将军的办公地点,也指将军的政权机构。
  • 盛材良:人才济济,指有很多优秀的人才。
  • 中兴主:使国家重新兴盛的君主。
  • 神兵:神奇的军队,指李判官指挥的军队。
  • 朔方:古代地名,指北方。

翻译

外族入侵者的血腥气息弥漫了整个中国,回首往事,一片模糊不清。 激烈的战斗让世界变得血红,战乱的气氛使得日月都显得昏暗。 将军专门制定战略,他的幕府里聚集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近来庆祝国家中兴的君主,神奇的军队正在北方行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外族入侵带来的战乱景象,以及将军李判官的英勇和智慧。诗中,“犬戎腥四海”和“血战乾坤赤”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世界的动荡。后两句则赞扬了李判官的军事才能和他幕府中的人才济济,以及他对国家中兴的贡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的赞美。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