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画马歌

·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埽骅骝,歘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韦侯:指韦偃,唐代著名画家,擅长画马。
  • 有所适:有所去向,指韦偃要离开。
  • 怜君:喜爱你。
  • 画无敌:画技无人能敌。
  • 戏拈:随意拿起。
  • 秃笔:磨损的笔。
  • :扫,这里指作画。
  • 骅骝:骏马的一种。
  • (xū):忽然。
  • 骐驎:麒麟,这里指画中的神马。
  • 东壁:东边的墙壁。
  • 龁草:吃草。
  • :马叫。
  • 坐看:坐着观看。
  • 千里:指马能行千里。
  • 霜蹄:指马蹄,因马蹄踏霜而得名。
  • 时危:时局危急。
  • 真致此:真正达到这种境界。
  • 同生亦同死:生死与共。

翻译

韦侯即将离开,他知道我喜爱他的画,尤其是他那无人能敌的画马技艺。他随意拿起一支磨损的笔,开始在东边的墙壁上作画。忽然间,我看到一幅画中的骏马跃然壁上,一匹正在吃草,另一匹则在嘶鸣。我坐着观看,仿佛这些马真的能奔驰千里,踏着霜蹄。在时局危急之际,我多么希望能真正拥有这样的马,与它们生死与共。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韦偃画马技艺的赞美之作。诗中,杜甫通过描述韦偃随意作画的过程,展现了韦偃画马的神奇和生动。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马匹的渴望,希望能在危难时刻拥有这样的马,与它们共同面对生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艺术的赞美,也抒发了对现实的感慨。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