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跋溪:涉水过溪。
- 牵萝补:牵引藤萝来修补。
- 兰阶择草删:在兰草丛生的台阶上选择性地除去杂草。
- 南浦:南面的水边,常用以指代送别之地。
- 雪暗北窗山:雪使北窗外的山显得昏暗。
- 孰谓寒如许:谁说寒冷到了这种程度。
- 鸡鸣客度关:鸡鸣时分,旅客开始过关。
翻译
贫穷使得家中事务稀少,客人离去后,我涉水过溪,享受闲暇。茅屋用藤萝修补,兰草丛生的台阶上,我细心地除去杂草。雪水增添了南面水边的景致,而大雪使北窗外山峦显得昏暗。谁说寒冷到了这种程度?鸡鸣时分,旅客已经开始过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贫而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中,“贫居家事少”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而“客去跋溪閒”则表现了诗人独处时的闲适与自在。通过“茅屋牵萝补,兰阶择草删”的细致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后两句“雪添南浦水,雪暗北窗山”以雪为媒介,巧妙地连接了室内外的景致,增添了诗意。结尾“孰谓寒如许,鸡鸣客度关”则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在寒冷的早晨,也能感受到生活的活力和旅行的乐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与生活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