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七首,效少陵

秦时闾左戍,汉家弛刑徒。 髑髅弃瀚海,天阴哭呜呜。 我非望生还,魂魄迷归途。 但愿戈矢利,委身斲狂胡。 吁嗟载笔书,不纪万骨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闾左:古代户籍制度中的贫民区。
  • :守卫边疆。
  • 弛刑徒:指被释放的囚犯。
  • 髑髅:骷髅。
  • 瀚海:古代指北方的大湖,后来泛指北方及西域的沙漠地区。
  • 戈矢:古代的兵器,戈是长柄兵器,矢是箭。
  • :砍,斩。
  • 吁嗟:叹息声。
  • 载笔书:指史书记载。

翻译

在秦朝,贫民区的百姓被征召去守卫边疆,汉朝时,被释放的囚犯也被派遣去守边。骷髅被抛弃在广阔的沙漠中,天阴时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呜咽声。我并不期望能活着回去,我的魂魄已经迷失了回家的路。我只希望我们的武器锋利,让我投身战场,斩杀那些狂妄的胡人。唉,史书上记载的笔墨,却不会记录下这千万人的枯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古代边疆戍守的残酷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牺牲的深刻哀悼和对历史记载的批判。诗中“髑髅弃瀚海,天阴哭呜呜”一句,以寓言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战死者的悲惨命运,而“吁嗟载笔书,不纪万骨枯”则直指历史记载的片面性,强调了被遗忘的普通士兵的牺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生命的尊重。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