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月三日:农历三月初三,古时为上巳节。
- 煖(nuǎn):温暖。
- 处士:指未出仕的士人。
- 七哀:古代乐府诗的一种,表达哀思。
- 孙刘:指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刘备。
- 断石:断裂的石碑或石刻。
- 莓苔:青苔。
翻译
三月初三的春风和煦,温暖如春,千家万户的桃树杏树竞相开放。年轻的少年们骑着马在白日里出游,满城飘落的红花瓣如同细雨拂面而来。我们一同饮酒,至少要饮一斗,未出仕的士人不必吟唱哀伤的七哀诗。孙权和刘备的事业如今还在吗?百年之后,那些断裂的石碑上已长满了青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对比少年游春的欢愉与历史遗迹的荒凉,表达了时光易逝、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三月三日风雨煖,千家万家桃杏开”以春天的温暖和繁花似锦开篇,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后文通过“少年白日骑马去,满城红雨拂面来”进一步以少年的游春和落花如雨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青春的活力。然而,“孙刘事业今在否,百年断石生莓苔”则突然转入对历史的沉思,通过对比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荒凉,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愁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