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典午:指晋朝。典,掌管;午,在十二生肖中对应马,故“典午”暗指晋朝。
- 渡江:指晋朝南迁,即历史上的“晋室东渡”。
- 接迹:接连不断。
- 创业初:指晋朝建立之初。
- 不以理:不按常理,不合理。
- 通鉴:指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
- 善恶悉就纪:详细记载了各种善恶事迹。
- 心画:指书法,这里特指司马光的笔迹。
- 严正:严肃端正。
- 形见:显现,表现。
- 藁纸:草稿纸。
- 人所忽:人们所忽视的。
- 敬慎:恭敬谨慎。
- 不少弛:不稍放松。
- 固宜:自然应该。
- 天地同终始:与天地同寿,意指司马光的精神和作品将永存。
翻译
晋朝南渡之后,盗贼般的臣子接连不断出现。这是因为晋朝在建立之初,其行事就不合常理。司马光编纂了《资治通鉴》,详细记载了各种善恶事迹。他的书法既严肃端正,也体现在草稿纸上。草稿虽是人们所忽视的,但他对敬慎的态度从未放松。自然应该说,司马光的精神和作品将与天地同寿。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司马光及其编纂的《资治通鉴》。诗中,郑元祐首先批评了晋朝南渡后的混乱局面,然后高度评价了司马光通过《资治通鉴》对历史的公正记录。诗人特别强调了司马光即使在草稿纸上,也保持着严谨和敬慎的态度,这种精神与天地同在,显示了司马光及其作品的不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