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可矩宗伯二首

昔年簪笔上瀛洲,万里青云映黑头。 相业要知霜后柏,烝徒有楫济川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簪笔:古代官员上朝时戴在头上的一种装饰,这里指代官员的身份。
  • 瀛洲:神话中的仙山,比喻朝廷或高位。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
  • 黑头:指年轻。
  • 相业:指宰相的功业。
  • 霜后柏:比喻经历风霜后更加坚强的柏树,象征坚韧不拔。
  • 烝徒:众多的人。
  • :船桨,比喻引导和帮助。
  • 济川舟:渡河的船,比喻帮助人们渡过难关。

翻译

当年我戴着簪笔登上瀛洲,万里青云映照着年轻的我。 相业的成就如同霜后的柏树,众多人有了船桨,便能渡过河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在朝为官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事业的期望。诗中“簪笔上瀛洲”和“青云映黑头”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高官显爵和美好时光。后两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和对帮助他人渡过难关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