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陕西李廉使古意二首
娟娟秦关月,偏照崧山云。
山云自无心,而能远淄尘。
崧云初未閒,下有幽栖人。
曀曀风雨交,悠悠去来频。
时时宿檐端,姿态如相亲。
悲鸣动遥夜,天衢屏游氛。
秦关谩修阻,月辉皓无垠。
愿言奋西飞,奈此由东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娟娟:形容月光明亮、美好的样子。
- 秦关:指古代秦国的边关,这里泛指陕西一带。
- 崧山:即嵩山,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
- 淄尘:指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幽栖人:指隐居的人。
- 曀曀:形容风雨交加的样子。
- 天衢:指天空。
- 游氛:指飘动的云雾。
- 皓无垠:形容月光皎洁,无边无际。
- 愿言:愿意说,这里指希望。
- 奋西飞:奋力向西飞去,比喻向西行进。
- 奈此:无奈于此。
- 由东邻:从东边来。
翻译
明亮的秦关月光,偏偏照耀着崧山的云。 山中的云自然无心,却能远离尘世的纷扰。 崧山的云起初并未停歇,山下有隐居的人。 风雨交加,隐士来去频繁。 他常常宿在屋檐下,姿态仿佛与人亲近。 悲鸣声在漫漫长夜中回荡,天空的道路上云雾被屏蔽。 秦关的路途遥远而阻隔,月光皎洁无边。 希望奋力向西飞去,无奈却来自东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秦关月光下的崧山云景,以及山中隐士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娟娟秦关月,偏照崧山云”以月光和山云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后文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