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故里
忆昔走避兵,弃别乡井去。
意将朝暮归,行行重回顾。
安知今一纪,方踏去时路。
四郊皆蔓草,白日暝如雾。
披榛访闾里,隔水拜丘墓。
伤哉脊令原,黄蒿走狐兔。
别墅破垣在,邮亭乃新作。
邻儿二三辈,衡茅昼扃户。
初若不相识,熟视肖厥父。
坐久泣且言,为我话亲故。
什九死兵戈,馀亡不知处。
其词吐未终,我泪已如注。
对食不能餐,相期归蚁聚。
吾将语吾儿,卖书买农具。
归耕滆上田,宜若乌返哺。
吾其正丘首,此心庶无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蔓草(màn cǎo):蔓延生长的草。
- 闾里(lǘ lǐ):乡里,邻里。
- 丘墓(qiū mù):坟墓。
- 脊令原(jǐ líng yuán):指荒凉的原野。
- 黄蒿(huáng hāo):一种野草,常用来形容荒凉。
- 狐兔(hú tù):狐狸和兔子,这里指野兽。
- 垣(yuán):墙。
- 邮亭(yóu tíng):古代的邮局,也指驿站。
- 衡茅(héng máo):茅草屋。
- 扃户(jiōng hù):关闭门户。
- 厥父(jué fù):其父。
- 什九(shí jiǔ):十分之九。
- 蚁聚(yǐ jù):像蚂蚁一样聚集,比喻人群密集。
- 滆上田(gé shàng tián):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乌返哺(wū fǎn bǔ):乌鸦反哺,比喻孝顺。
- 正丘首(zhèng qiū shǒu):指回到故乡。
翻译
回忆起当初为了躲避战乱,我离开了故乡。本以为很快就能回去,一路上不停地回头望。没想到竟然过了十二年,我才重新踏上这条路。四周都是蔓延的野草,白天也像被雾笼罩一样昏暗。我穿过丛林,探访邻里,隔着水流向坟墓鞠躬。荒凉的原野上,黄蒿丛生,狐狸和兔子在其中奔跑。我的别墅的破墙还在,而邮亭却是新建的。有几个邻家的小孩,他们的茅草屋白天都关着门。起初他们好像不认识我,仔细看后发现他们长得很像他们的父亲。坐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哭泣并告诉我,他们为我讲述了亲人和朋友的事情。十分之九的人死于战乱,其余的人也不知去向。他们的话还没说完,我的眼泪已经如雨下。面对食物我无法下咽,我们约定像蚂蚁一样聚集回家。我将告诉我的儿子,卖掉书本,买农具。回到滆上的田地,应该像乌鸦反哺一样孝顺。我将回到我的故乡,这样我的心才不会有遗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战乱后重返故乡的情景,通过对比战前的家园和战后的荒凉,表达了深切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蔓草”、“黄蒿”、“狐兔”,增强了荒凉和凄凉的氛围。同时,通过与邻家小孩的对话,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苦难。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回归故乡和重建家园的渴望,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族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