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感事

岁除风雪苦阴寒,民庶逋租悉系官。 破荡未充狼虎欲,系累只作马牛看。 何人肯破杨城械? 有客空弹贡禹冠。 上力已穷民力瘁,腐儒头白泪阑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除: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
  • 风雪苦阴寒:形容天气极其寒冷,伴有风雪。
  • 民庶:百姓。
  • 逋租:拖欠的租税。
  • 悉系官:全部由官府控制。
  • 破荡:破产,财产耗尽。
  • 狼虎欲:比喻贪婪的官吏。
  • 系累:束缚,奴役。
  • 马牛看:像对待牲畜一样看待。
  • 杨城械:可能指杨城(地名)的刑具,这里泛指严刑峻法。
  • 贡禹冠: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官员的职位。
  • 上力:指朝廷的力量。
  • 民力瘁:百姓的力量已经耗尽。
  • 腐儒:自谦之词,指自己这样的读书人。
  • 头白:头发变白,指年老。
  • 泪阑干:泪水纵横交错,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在岁末的寒风雪雨中,天气异常阴冷,百姓们因拖欠租税而被官府控制。他们的财产已经耗尽,却仍无法满足那些贪婪官吏的欲望,被当作牲畜一样对待。有谁能打破杨城的严刑峻法?有客人空自弹奏着象征官员地位的贡禹冠。朝廷的力量已经耗尽,百姓的力量也已疲惫不堪,我这样的老书生,头发已白,泪水纵横交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末年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官府的残酷。通过“岁除风雪苦阴寒”等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社会的阴冷和民生的困苦。诗中“破荡未充狼虎欲,系累只作马牛看”直指官吏的贪婪和百姓的悲惨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结尾的“腐儒头白泪阑干”则抒发了作者作为读书人的无奈和悲愤。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