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陈夷白二首

· 戴良
白发江湖一病身,平生精力瘁斯文。 师门伟器今馀几,藩国奇才独数君。 共爱辞华追董贾,肯将出处累机云。 生刍不到黄琼墓,目极五湖西日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uì):疲惫,劳累。
  • 师门:指老师的门下,这里指陈夷白的弟子。
  • 伟器:杰出的人才。
  • 藩国:古代指诸侯国,这里比喻地方或领域。
  • 奇才:非凡的才能。
  • 辞华:文辞的华丽,指文才。
  • 董贾:指东汉的董仲舒和西汉的贾谊,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 出处:指出仕或隐退的选择。
  • 机云:指东晋的文学家陆机和陆云,兄弟二人以文才著称。
  • 生刍:新鲜的草料,古代用于祭奠死者。
  • 黄琼: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这里指陈夷白的墓。
  • 五湖:指中国古代的五大湖泊,这里泛指广阔的水域。
  • (xūn):日落时的余晖。

翻译

白发苍苍的我,在这江湖中身患疾病,一生精力都耗费在了文学上。老师的门下,杰出的人才如今还剩下几个?在众多领域中,唯独你是最具才华的一位。大家都爱慕你那追寻董仲舒和贾谊的辞藻,你又怎会因为出仕或隐退的选择而感到困扰呢?新鲜的草料未能送到黄琼的墓前,我极目远眺五湖,只见西边的夕阳余晖。

赏析

这首诗是戴良为哀悼陈夷白而作,表达了对陈夷白文学才华和人格魅力的深切怀念。诗中,“白发江湖一病身”描绘了诗人自己的衰老与疾病,而“平生精力瘁斯文”则反映了他对文学的执着与奉献。通过对比“师门伟器今馀几”与“藩国奇才独数君”,诗人凸显了陈夷白在文学界的卓越地位。最后两句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对陈夷白逝世的深切哀思和无尽怀念。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