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枕

缚取南山白额儿,鼻如雷吼卧支颐。 床头夜啸威长在,帐底风生醉不知。 探穴捋须应有梦,寝皮食肉未为奇。 何如敔伏重华殿,听彻箫韶九奏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虎枕:一种以虎为造型的枕头。
  • 缚取:捆绑捕捉。
  • 南山白额儿:指南山中的白额虎,白额儿是虎的别称。
  • 鼻如雷吼:形容虎鼻呼吸声大如雷鸣。
  • 卧支颐:躺着用手托腮。
  • 床头夜啸:指虎在夜间发出啸声。
  • 威长在:威风凛凛的样子一直存在。
  • 帐底风生:帐篷下有风吹动。
  • 醉不知:醉酒而不知觉。
  • 探穴捋须:探查洞穴,捋虎须,形容勇敢或冒险。
  • 应有梦:应该会有梦境。
  • 寝皮食肉:指与虎共眠,吃虎肉,形容亲近虎或勇猛。
  • 未为奇:并不稀奇。
  • (yǔ):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 重华殿:古代宫殿名。
  • 箫韶九奏:古代音乐的一种,指用箫演奏的九种曲调,象征着皇家音乐的庄严。

翻译

捆绑捕捉了南山中的白额虎,它的鼻子呼吸声大如雷鸣,躺着用手托腮。 床头夜间虎啸声威风凛凛,帐篷下风吹动,醉酒中却浑然不觉。 探查洞穴,捋虎须,这样的勇敢行为在梦中应该会有所体现,与虎共眠,吃虎肉,这样的亲近虎或勇猛并不稀奇。 何不如让虎在重华殿中安静地躺着,听着箫韶九奏的皇家音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虎枕的形象,展现了虎的威猛与人的亲近。诗中“缚取南山白额儿”一句,既表现了虎的雄壮,也暗示了人的勇敢。后文通过对比虎的威风与人的醉态,以及虎的勇猛与人的亲近,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将虎置于皇家宫殿中,听箫韶九奏,寓意着虎的尊贵与人的理想境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美好愿景。

谢宗可

宗可字□□,金陵人。有咏物诗百篇传于世。汪泽民题其卷,以为绮靡而不伤于华,平淡而不流于俗。大抵元人咏物,颇尚纤巧,而宗可尤以见长。今择其雅练者录之。其他句法,多可存者,如咏《纸衾》云:「松床夜暖云生席,蕙帐香融雪满身。」《梅梦》云:「暖入罗浮春困早,香迷姑射晓醒迟。」《笔阵》云:「怒卷龙蛇云雾泣,长驱风雨鬼神惊。」《莺梭》云:「柳堤暗卷丝千尺,花坞横抛锦万机。」《鹭羽扇》云:「暑退沙头千点雪,凉生顶上几丝风。」《螳螂簪》云:「鬓雪冷侵霜斧落,发云寒压翠裳空。」《螺壳酒杯》云:「尊中绿照珠光润,掌上春擎海气多。」《网巾》云:「筛影细分云缕滑,棋文斜界雪丝乾。」《琉璃帘》云:「净练悬风晴未落,明河接地晓难收。《水灯》云:「珠浮赤水光犹湿,火浴丹池夜未乾。」《霜花》云:「有艳淡妆宫瓦晓,无香寒压板桥秋。」《纸鸢》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蟠梅》云:「风霜气势从千折,铁石心肠亦九回。」《砚冰》云:「一泓晓色玄霜重,半夜天风黑水乾。」《尘世》云:「微步缓随罗袜起,清歌飞绕画梁空。」《醒酒石》云:「苍骨冷侵酣枕梦,苔痕清逼醉乡春。」《梅杖》云:「江路策云香在手,溪桥挑月影随人。」《雪煎茶》云:「月团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问梅》云:「钟残角断愁多少,月落参横梦有无。」《莼线》云:「冰縠冷缠青缕滑,翠钿细缀玉丝香。」类皆婉秀有思致也。 ► 106篇诗文

谢宗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