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清明前陪王丞度新岭

一百五日熟食节,七十一曲下山坡。 寒暄相逢旧人少,风雨欲尽新林多。 青岩不辞挂春霭,白鸟何处生沧波。 途泥同兴不同调,我懒且休君更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子:指特定的年份,此处为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一百五日熟食节:指清明节,因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为寒食节,故称“一百五日熟食节”。
  • 七十一曲下山坡:形容山路曲折,走了七十一道弯才下到山坡。
  • 寒暄:问候与应酬。
  • 风雨欲尽新林多:风雨即将过去,新生的树林茂密。
  • 青岩:青色的山岩。
  • 春霭:春天的雾气。
  • 白鸟:白色的水鸟。
  • 沧波:大海或大湖的波涛。
  • 途泥:路上的泥泞。
  • 同兴不同调:虽然都有兴致,但各自的心情和态度不同。

翻译

在戊子年的清明节前,我陪同王丞度过了新岭。 这是一个寒食节,我们沿着曲折的山路走了七十一道弯才下到山坡。 旧日相识的人已经不多,我们相互问候,而风雨即将过去,新生的树林显得格外茂密。 青色的山岩不辞劳苦地挂着春天的雾气,白色的水鸟不知从何处飞来,落入波涛之中。 虽然我们一同走在泥泞的路上,但各自的心情和态度却不同,我懒散地想要休息,而你却更加高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清明节前一同翻越山岭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一百五日熟食节”和“七十一曲下山坡”巧妙地运用数字,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后两句通过对新旧对比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旧日友人的怀念和对新生事物的感慨。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诗人与友人的不同心境,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