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飞雪亭和孙使君

匡庐亦有千寻瀑,无此陵虚翠玉台。 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飞鸟雪中来。 山神禁肃难投唾,木落魂清得浣埃。 见说下岩堪对望,道人临壑剪蒿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窦(xuě dòu):山名,位于浙江省。
  • 飞雪亭:亭名,位于雪窦山上。
  • 孙使君: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匡庐(kuāng lú):指庐山,位于江西省。
  • 千寻瀑:形容瀑布极高,寻是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 陵虚:高耸入云。
  • 翠玉台:形容山峰或岩石的绿色,如同翠玉一般。
  • 山神禁肃:形容山中气氛庄严,仿佛有神灵守护。
  • 投唾:比喻轻率的行为。
  • 浣埃:洗涤尘埃,比喻净化心灵。
  • 下岩:山下的岩石。
  • 临壑:面对深谷。
  • 剪蒿莱:修剪杂草,比喻整理自然环境。

翻译

庐山也有高达千寻的瀑布,但没有这样高耸入云、翠绿如玉的台地。我身倚老松,仿佛站在天上,看着飞鸟在雪中飞翔。山中气氛庄严,难以轻率行事,树木落叶,心灵得以净化。听说站在山下的岩石上可以远望,道士正在整理山谷中的杂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窦山飞雪亭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比庐山的瀑布,突出了雪窦山的独特之美。诗中“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飞鸟雪中来”一句,以超然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后两句则通过山神的庄严和心灵的净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戴表元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